(转自:MBMC美顺)
境外上市备案情况汇总
境外上市的备案受理数量及上市架构选择
截至2025年6月23日(注意,这里我稍微调整了时间点以对应您的提问日期,但信息基于您提供的截至6月20日的数据进行合理推测),中国证监会已累计接收了众多境内企业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或全流通备案申请。这些申请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境外上市架构,具体情况如下:
证监会已接收的492家申请中,包括了多种上市架构的申请。其中,173家为直接境外上市申请,这类申请通常采用“H股架构”或“直接境外上市架构”,意味着这些企业直接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其股权结构和管理团队通常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还有196家企业采用了间接境外上市之股权控制架构(即“红筹股权架构”)进行上市申请。这种架构下,企业通常会在境外设立一个特殊目的实体(SPV),并通过该实体持有境内运营公司的股权,从而实现境外上市的目的。红筹股权架构因其灵活性和便于资本运作而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
另外,还有44家企业选择了间接境外上市之协议控制架构(即“红筹VIE架构”)进行上市申请。红筹VIE架构是一种通过协议控制的方式实现境外上市的模式,它允许境外上市实体通过一系列协议控制境内的运营实体,而无需直接持有其股权。这种架构在某些特定行业或情况下,如互联网、教育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架构外,还有部分申请可能涉及其他类型的境外上市架构或特殊情况。此外,69家已境外上市境内企业还单独就全流通申请备案,这表明这些企业希望在保持境外上市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其股份在境内的全流通。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境内企业选择通过境外上市来筹集资金、扩大知名度和提升品牌价值。同时,证监会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以支持和规范企业的境外上市行为。
截至2025年6月20日的数据统计显示,已有324家境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备案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具体来看,这些企业中,90家采用的是H股架构,占据了备案企业的一定比例;139家则选择了红筹股权架构,显示出该架构的受欢迎程度;另外,29家企业通过红筹VIE架构完成了备案。值得注意的是,还有61家已上市企业,它们单独就“全流通”事宜完成了备案手续。
境外上市地及板块选择
在提交的492家备案申请企业中,有281家企业计划赴香港联交所上市,66家企业申请全流通,另有137家企业选择赴美国上市(具体而言,这137家企业中包括128家拟赴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5家拟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以及4家同时考虑赴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此外,还有1家企业计划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6家企业拟赴其他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及1家企业选择赴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上市。总体来看,这些企业的上市目标主要集中在港股及美股市场,其中港股上市案例占据较大比例。
备案企业所属行业情况
已提交备案申请的企业覆盖了多个行业领域,主要包括但不限于TMT、医疗保健/生命科学、工业制造业、零售及消费品、基建/房地产、运输/物流金融、以及能源及服务业(需明确的是,此处关于提交备案申请企业行业分布的统计,可能偶尔会包含前文提及的那8家未能在SEC官网查询到公开招股书的部分企业,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行业信息可通过其他公开渠道获得)。
在已提交的备案申请企业中,涉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业务领域主要涵盖了增值电信业务、医疗机构设立与运营、网络文化经营活动、网络出版服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经营、保险经纪业务,以及人体干细胞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多个方面。
MBMC解析:赴美上市烧钱吗?打印资料能花100万美元?MBMC资讯:香港证监会正成立工作小组,与金管局、港交所,研究人民币计价股票可行性MBMC观察:香港支持设立SPAC上市制度、港股通人民币计价、税务宽免吸引家族办公、推动跨境金融科技等MBMC解析:港股IPO招股书失效很正常,无需过度解读,失效不等于失败MBMC解析:一文看清美联储政策声明之细微变化
MBMC观察:亚洲交易所进入战局,谁将成为SPAC上市中心?美、港、新交易所SPAC上市要求(暂)横向
]article_adlist-->证配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