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人不孝顺,妄为世上人。”这话深刻地提醒我们,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是一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北宋时期,山东青州府有位名叫丁不悔的富绅,年逾六十,背负着许多往事。
丁不悔年轻时曾任步兵统领,参加过一次海防战役,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不仅身负重伤,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被暂时调回养伤,朝廷见他功勋卓著,封赏了他两级官职,并赐给他三百亩良田及一座气派的宅院,帮助他安享晚年。
不久之后,丁不悔的父亲去世,他便辞去官职,回乡守孝。按照传统,他为父亲守了三年孝期。孝期结束后,媒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当地的大家闺秀为妻。婚后,丁不悔迎来了两个儿子。凭借当年官职积累的俸禄和朝廷赐予的三百亩田地,丁不悔在当地逐渐富甲一方,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土财主。
也许是曾经在军队中的磨砺让他养成了宽厚仁爱的性格,丁不悔对待乡里百姓十分友善,乐于助人。土地的租金比别人低了两成,他还常常帮助贫困的百姓,因此在村中,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丁大善人”。家里和和美美,事业也步入正轨,按理说,丁不悔的一生本应顺风顺水,享尽荣华富贵。
然而,命运的安排并未如此简单。当两个儿子还不满十岁时,丁不悔的妻子突然重病,尽管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治疗,最终还是没能救回她的生命。妻子的去世让丁不悔深感痛心,他一度沉浸在酗酒的痛苦中,忽视了对两个孩子的照顾。直到某个深夜,两个孩子因做噩梦而哭喊着要母亲,丁不悔才猛然醒悟,自己应该振作,担当起父亲的责任。
展开剩余80%自那以后,丁不悔决定不再再婚,而是专心抚养儿子们长大成人。时光荏苒,十几年一晃而过,丁不悔已渐渐年迈,头发花白。当年立志建功立业的他,错过了最好的婚姻年龄。三十多岁才娶妻生子,如今儿子们都已长大,成家立业之时也到了。
经过媒人的撮合,丁不悔的大儿子丁长全娶了孙家姑娘,二儿子丁长生也迎娶了王家女子。两个儿媳均出自名门望族,丁家的日子渐渐过得富足安稳。婚后一年,大儿媳产下了一个男婴,二儿媳则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丁不悔的家族再度兴旺,心情也变得愉悦许多。
然而,随着家庭的日益壮大,丁不悔却迎来了一个新的烦恼。两个儿媳生育后,觉得大家住在一座大宅里不太方便,便私下商量着,要求丈夫去向丁不悔提出分家之事。按理说,丁不悔得到的宅院是朝廷所赐,气派宽敞,住八口人也足够,但儿媳们认为住得过于拥挤,开始想法设法要求分家。
丁不悔心中百感交集,虽然不舍,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强迫孩子们留在自己身边。更何况,他已经年老,孤单的日子渐渐多了起来。经过一番思量,他决定还是满足儿子们的要求,买了两处宅院,给每个儿子分别建造了新家。
自从孩子们搬出去后,丁不悔孤独的日子开始变得更加漫长。以前,他常常在院子里陪伴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而如今,饭后散步成了他唯一的娱乐。某天,他不禁感到寂寞,便决定去儿子们家里看看孙子孙女。然而,没待多久,儿媳便以各种理由让他离开,甚至有的说要喂奶,有的说要给孩子教书写字。丁不悔知道,这不过是儿媳们不愿意让自己打扰孙子孙女的生活罢了。
就在他感到心灰意冷时,一天,他带着家丁外出,打算买些东西给孙子孙女带回去,刚踏出大门,便看到一个人昏倒在门口。家丁赶紧上前扶起,发现是个年轻男子。丁不悔立即把他扶进屋里,给他喝了温水。男子恢复意识后,感激涕零,称自己因饥饿和疲惫倒在了丁家门口。丁不悔问明情况后,得知男子名叫窦千红,家里因病去世,家道中落,他无家可归,只好四处漂泊,直到今日饥饿得无法支撑倒下。
丁不悔深感这位年轻人不易,决定收留他。窦千红在丁家住了下来,除了帮忙做些家务,他还常陪丁不悔下棋,解闷。丁不悔因肩部旧疾时常疼痛,窦千红便为他调制草药,帮他缓解疼痛。渐渐地,丁不悔也从中找回了生活的乐趣,重新感受到年轻时的那份活力。
然而,就在丁不悔准备安度晚年的时候,新的麻烦再次降临。一天,他和窦千红打算外出,忽然,大儿子丁长全和儿媳妇闯进了家门。丁不悔本想与儿子聊聊,却没想到大儿子却开口质问他,为什么收留了窦千红,竟然让一个外人住进了家里,并且比亲儿子还要亲。
这种指责让丁不悔感到愤怒,但他尽力解释,希望家人理解。然而,事情并没有得到平息,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争执。大儿子怒气冲冲,甚至动手打了窦千红。丁不悔顿时愤怒至极,站起来训斥他们,但无济于事。紧接着,二儿子和二儿媳也赶到了,情况变得更为混乱。
在一片争吵中,丁不悔因气愤过度,突然昏迷过去。等到儿子们赶到时,丁不悔已经神志不清,眼看着家中为家产争执,丁不悔内心的痛苦无法言喻。就在他略微恢复神志时,他怒吼道:“不孝的儿子们,听着!”两兄弟这才停手,恍若初醒。
“爹,您终于醒了!家产的事怎么分?”老二问道,老大则提议,家里的一切都该由自己多分。丁不悔怒目而视,“你们竟然如此争抢我留下的财产,真是孽子!”他嘶哑着声音道。
最后,丁不悔决定将三百亩田地分给乡里人民,只有一小部分留给儿子们。并且,他要求愿意陪伴他守孝三年的那个人,可以继承十亩土地。而那片土地,将是他与先祖的安息之地,谁要这片土地,就必须为他守孝。
然而,两个儿子都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最终,丁不悔将这片土地留给了窦千红,作为他最后的心愿。两兄弟则各自分得了丁家的财产。最终,丁不悔在满腹心事中离世。
日后,窦千红如愿守在丁不悔的墓地旁,为他守孝三年。为了生计,他开始耕作那片土地,没想到竟在挖掘时发现了一箱金元宝,足足几万两银子的财富。旁边还有一封信,信中提到,丁不悔在临终时,
发布于:天津市证配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